2021年湖南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发布日期:2021-08-25 14:43:30 编辑整理:湖南自考网 【字体: 】   【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Ⅰ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C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 【 B 】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3.《秋水》和《论毅力》都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D 】
 
  A.层递
 
  B.正反对比
 
  C.顶真
 
  D.比喻
 
  4.《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 【 B 】
 
  A.湘夫人
 
  B.湘君
 
  C.娥皇
 
  D.女英
 
  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6.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 【 D 】
 
  A.铺垫反托
 
  B.前后照应
 
  C.一波三折
 
  D.先抑后扬
 
  7.赵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 【 B 】
 
  A.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
 
  B.赵武灵王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C.以朝中重臣作为突破口
 
  D.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8.《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C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都是不可能的
 
  9.在《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并具有作者自喻意味的形象是【 C 】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
 
  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
 
  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
 
  D.奇怪而高的天空
 
  10.在《香市》中,为了突现今日香市的冷落,作者写道:新兴香市的武术班,比往日香市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看客却很少”。这种表现法是 【 A 】
 
  A.对比反衬
 
  B.侧面烘托
 
  C.类比生发
 
  D.象征暗示
 
  11.《纪念傅雷》中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 【 B 】
 
  A.傅雷的翻译工作
 
  B.傅雷的三次发怒
 
  C.傅雷的撒手西归
 
  D.傅雷的人格价值
 
  12.《蒹葭》中“在水一方”情景的普遍性象征意义在于 【 D 】
 
  A.涵容一切追求不得的失恋情境 B.涵容一切事业受挫的失败情境
 
  C.涵容一切理想难达的失落情境 D.涵容一切可望难即的人生情境
 
  1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并且在诗文中体现出适意自然人生态度的诗人是【 B 】
 
  A.屈原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维
 
  14.《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B 】
 
  A.羁旅之苦
 
  B.家国之思
 
  C.前途之虑
 
  D.老病之忧
 
  15.《-句话》“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中的“火”的隐喻意义是 【 D 】
 
  A.广大民众
 
  B.革命的声威
 
  C.民众革命情绪
 
  D.民众革命
 
  16.下列诗作,最具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是 【 C 】
 
  A.《一句话》
 
  B.《再别康桥》
 
  C.《雨巷》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7.《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 【 B 】
 
  A.送别诗
 
  B.爱情诗
 
  C.悼亡诗
 
  D.政治诗
 
  18.《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 【 C 】
 
  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
 
  B.走出深山,嫁到王家
 
  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
 
  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
 
  19.《红楼梦>的叙事中心事件是 【 A 】
 
  A.贾、林的爱情
 
  B.贾、薛的爱情
 
  C.四大家族的衰落
 
  D.通灵玉
 
  20.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的京味儿的作家是 【 C 】
 
  A.茅盾
 
  B.曹禺
 
  C.老舍
 
  D.刘心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体现“人的认识有限”精神的有 【 ACD 】
 
  A.《容忍与自由》
 
  B.《吃饭》
 
  C.《我的世界观》
 
  D.《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E.《咬文嚼字》
 
  22.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 【 BE 】
 
  A.舍本逐末
 
  B.井底之蛙
 
  C.祸起萧墙
 
  D.功亏一篑
 
  E.望洋兴叹
 
  23.《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内容有 【 ABCDE 】
 
  A.为许远辩诬
 
  B.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C.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D.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E.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正在兴起的意象有
 
  【 ABCD 】
 
  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B.“挂着眼泪的笑涡”
 
  C.“刚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E.“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25.《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结构特点有 【ABCDE】
 
  A.倒叙方式
 
  B.以百裥裙为叙事的中心线索
 
  C.开头以百裥裙的美丽来铺垫反衬
 
  D.中间以儿子的行为来侧面烘托
 
  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画龙点睛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容忍与自由》)
 
  行伪而坚: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
 
  言伪而辩:言论虚伪却巧言善辩。学非而博:学理错误却驳杂恣肆。
 
  顺非而泽: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27.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责:同“债”。
 
  28.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长恨歌》)
 
  参差:仿佛、差不多。
 
  29.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直:毫不犹豫。济:渡。
 
  30.如其未字,事固谐矣。(《婴宁》)
 
  字:订婚。
 
  31.强留之,具食与乐。(《张中丞传后叙》)
 
  具食与乐:备办了酒食和歌舞。
 
  32.愿王孰图之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
 
  3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前赤壁赋》)
 
  渔樵:捕鱼打柴。

  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选自《论毅力》
 
  (1)概括这段话的论点。
 
  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2)整体来说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方法。
 
  (3)作者用孔子的两个比喻来说明什么?
 
  干什么事情,都要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否则就不能成功。
 
  (4)作者用孟子的比喻来说明什么?
 
  只有坚持到底,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5)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功亏一篑。
 
  35.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选自《张中丞传后叙》
 
  (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作者主要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主要细节有二:一是抽刀断指,二是射矢明志。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
 
  答:除正面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侧面描写。
 
  具体体现在三个地方:
 
  一是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
 
  二是用南霁云抽刀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托;
 
  三是用汴、徐二州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36.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选自《长恨歌》
 
  (1)这里抒写了杨太真怎样的心情?
 
  答:抒写杨太真听到唐明皇的使者来时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曲、感激等悲喜交集、百感交加的复杂心情。
 
  (2)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抒情方法?
 
  答: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
 
  (3)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表现意义。
 
  答:以“霓裳羽衣舞”比喻杨太真的绰约仙姿;以“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杨太真带泪的美容,既写了杨太真姿容之美,又表现她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37.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选自《麦琪的礼物》
 
  (1)为什么说“他们就是麦琪”?
 
  答: 麦琪是指基督出生时给他送礼物的三位贤人,他们是极真诚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德拉和杰姆也是极真诚的人,他们各自将自己最宝贵的物品牺牲以换钱购置对方的意中物,同样真诚善良,他们与麦琪类似,所以说他们是麦琪。
 
  (2)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答:因为他们都是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牺牲掉,而为对方买了最想得到的礼物,实际上是向
 
  (3)本段文字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表达方式:议论、抒情。作用:深化、升华主题。
 
  (4)从这里可看出小说赞扬的是什么?对方献上了一颗诚挚的爱心。
 
  答: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所赞颂的是下层小人物的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的感情。五、作文(10分)
 
  38.根本给出的文字材料,写一篇关于“容忍”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有时我竞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本文标签:湖南自考 湖南自考教育类 2021年湖南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nzk.hn.cn

本文地址:http://www.hnzk.hn.cn/stjyl/43529.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更新时间:]浏览热度(

《湖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湖南自考-便捷服务

湖南自考-工具箱